校团委 搜索 吉利学院官网
团委简介
团委简介
团学组织简介
校园活动
志愿服务
社团活动
风采展示
资料下载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内容:

相约三下乡 |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一起相约去挥洒汗水吧!​

发表于:2021-06-23 来源:

相约三下乡 |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一起相约去挥洒汗水吧!


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
肩负历史使命 坚定前进信心
   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
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2021 新形势 新征程
吉利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即将启航

各学院、各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省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要求,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为推动成渝双层经济圈建设、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经校团委研究决定,组织开展吉利学院202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活动主题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

总体思路


       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与“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有机结合,以青年实践持续助推成渝双层经济圈建设,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原则,组织引领全省大中专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极参与新时代“三农”工作,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追梦征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青春力量。


团队组建

       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深入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厂矿车间、部队军营,尤其是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的乡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与成渝双层经济圈建设有机结合,深化川渝两地青年交往交流交融。
(一)党史学习实践团
       积极挖掘并用好四川各地红色资源,组织青年学生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学生党员要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展示新时代青年共产党人的良好风貌。

(二)理论宣讲实践团
       紧密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将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深入一线基层、深入人民群众,面对面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有特色、接地气的宣讲活动。

(三)国情观察实践团
       注重以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脱贫攻坚历史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川渝双层经济圈建设成果等为现实教材,组织青年学生开展参观考察、国情调研、学习体验等活动,引导青年学生领悟党的领导、领袖领航、制度优势、人民力量的关键作用,形成正确认识,坚定理想信念。

(四)乡村振兴实践团
      着眼于帮助和引导更多青年学生了解认知当前的乡村状况、在未来踊跃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面向广大乡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欠发达地区乡村,组织开展科技支农、科普宣讲、调研献策志愿服务等形式的实践活动。

(五)民族团结实践团
      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可组织我校新疆籍、西藏籍大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国情考察、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等社会实践活动。

(六)普通话推广实践团
       深入甘孜、阿坝、凉山等民族地区,乐山、绵阳等有关民族自治县进行普通话推广教学义务宣传普及等工作。

(七)“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实践团。
       将“三下乡”与“七彩假期”相结合,体现活动融合度。积极组织动员学生组成青年志愿服务队,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和防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等群体,赴乡村学校少年宫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在暑假期间,到省内乡村学校少年宫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开展不少于10天的“七彩假期”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身心健康、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等七堂精品课。
(注:1、此项志愿服务申报表参照附件2
2、实践团队伍人数:10人。
3、对口学校及联系方式详见附件3。)


活动要求


(一)踊跃参与,积极立项
      社会实践作为学院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学生都须保质保量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时间不少于1周。活动结束后,学生在开学时上交《社会实践活动情况考核表》以及1500字以上的书面材料,材料可为实践成果、调研报告、论文或体会总结。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认真落实“点面结合、就近就便”的工作要求,加强调研,根据需求进行活动立项,选拔相关专业的学生组建团队,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带去实惠。

(三)加强教育,确保安全
      各学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出详细具体的安排,鼓励相关专业的教师带队,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四)扩大覆盖,注重建设
       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第二课堂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五)紧扣主题,注重宣传
      各学院要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摆上重要日程,各级组织要积极协调新闻单位做好相关宣传工作。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及时上报相关工作材料,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活动不断深入。

(六)及时总结,大力表彰
活动结束后,各学院要及时对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项目申报阶段(6月--7月)
组建团队。
       要求每个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不少于8人(可跨年级、跨专业、跨系别),必须有1名及以上指导老师牵头组团。每个学院至少组建1-2个团队。除“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另作规定以外(上交时间严格参照附件2表下附注),其余团队申报书于6月27日前以学院为单位上交至吉利学院校团委(纸质档、电子档及扫描件各一份),其余专项活动按各专项通知要求申报,专项通知请关注“四川学联”或“青春吉利”微信公众号
1、选定活动内容。确定实践课题和活动计划;根据实践地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2、填写《2021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申请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及安全承诺书、暑期社会实践家长告知书。
3、学院/通识教育审批→团委审核,确定最终立项项目。
4、各实践团队须签订相关责任书,做好出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注:1、不含已申报吉利学院通识教育校外公益服务课程的项目,校外通识项目由通识教育中心择优上报。
2、电子档收集邮箱:921585240@qq.com)

(二)第二阶段:实践开展阶段(7月-8月)
       组织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在活动实施阶段做好宣传工作,举行出征仪式,充分利用团组织微博体系、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和大众传媒、校园媒体等,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加强工作品牌推广和媒体综合传播。注重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及时处理活动开展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三)第三阶段:通报表扬阶段(9月—10月)
       吉利学院校团委将根据上级团组织相关选拔结果于9月中旬开展总结通报工作,通报表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

活动表扬

      各实践团队须在9月8日(周三)前实践总结、活动简报、代表性活动照片、有关媒体对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等材料进行提交。
       校团委通过对立项审批并实际开展完成活动的社会实践团队进行结项审核和评优工作,对最终评选出的优秀实践团队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
表彰细则如下:

荣获优秀校级团队:
每位团队成员素质养成学分加2.5分
及相应校级证书
荣获优秀市级团队:
每位团队成员素质养成学分加3.0分
及相应市级证书
荣获优秀省级团队:
每位团队成员素质养成学分加4.0分
及相应省级证书
荣获优秀国家级团队:
每位团队成员素质养成学分加4.5分
及相应国家级证书
同一项目成果在素质养成学分认定时,遵循“就高原则”,不重复认定。


注:参加报名可查看附件



微信图片_20210902223805.jpg

微信图片_20210902224113.jpg

微信图片_20210902224120.jpg

微信图片_20210902224127.jpg

微信图片_20210902224134.jpg